第926章 ,不如倾其全力,一战而定,何如?-《大明: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大臣们面面相觑,无奈躬身:“臣等...遵旨。”

    早朝散后,这些大臣七七八八的将蹇义围住,气愤的质问他为何‘背叛’他们。

    谁知蹇义只是不屑的扫了他们一眼:

    “诸位同僚,长痛不如短痛的道理,不需要本官再说吧?”

    “与其大明年年陷入战事之中,不如倾其全力,一战而定,何如?”

    说完,潇洒的一挥袍袖,大步离去。

    独留下那些大臣,凝神思索着蹇义的话。

    好像,蹇侍郎的话...有那么一点道理?

    现在的大明,就像朱棣领导下的一台战争机器。

    一但命令下达,每一件精密的齿轮就开始转动。

    新的南海舰队招兵令,即刻颁布。

    不同于上一次的寥寥无几,仅义乌一地,报名从军者不知凡几,差点挤破了征兵衙门。

    征兵衙门的官吏瞠目结舌之余,好像明白了一点缘由。

    且不说海军无论是俸禄、待遇都远远优于陆军卫所兵,光是看看季家那俩小子的待遇,谁又能不羡慕?

    季岩吉那个庶出的仔,如今在家里的地位早已今非昔比,回了家嫡长子也得坐在他下首。

    更遑论这次若是在北朝战场立功,回来之后恐怕族谱都得给他单开一页。

    至于季信秋那个憨仔,更是咸鱼大翻身。

    提亲的媒婆差点踩破他家的门槛,有些孀居的寡妇更是托媒婆托问——

    季信秋那小子介意寡妇不?要是介意的话,问问他爹介意不?

    媳妇儿当不成,后妈也不是不能接受...

    总之一句话,如今的大明海军,就是香饽饽和光明前途的代名词,谁又能不心动?

    不过才十余日,南海舰队就超额完成了征兵任务。

    仅义乌一地,参军报名者就愈数千。

    这些新兵将随着新下水的舰队,一同前往崇明备倭卫训练、考核,等待郑和接收。

    但北朝的战事,却在此时起了变化,战局似乎开始朝着大明不利的方向倾斜...

      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